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日期:2023-08-30 08:35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居于核心地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是当前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化创新要素资源支撑,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培育壮大有生力量,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体系中的作用。要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在各层级科研项目形成、投入和组织中,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机制,通过召开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等方式定期组织沟通交流,使科技创新政策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企业创新需求。构建企业创新高端智库网络,引导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战略规划能力,充分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进行创新布局,并通过不断积累将其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是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重新配置和动态优化的过程,有助于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这一核心驱动力从关键变量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深化产学研合作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企业活跃于经济和技术主战场,在洞悉市场需求、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自发创新求变、创造社会新需求等方面拥有原动力,具备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机制最灵活等突出优势。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稳定长效的制度建设着眼,围绕管理制度、分配方式、引导政策、政府投入、组织模式等方面,系统制定保障企业在创新联合体、产学研联盟中的主体地位的制度规则,提升企业全过程各环节的参与度与话语权。在各层次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中,要组织“专精特新”企业与骨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领军企业协同参与,实现不同层次的企业主体有机协同、深度融合。

  积极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

  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与保障。企业在良好法治环境下,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之中。着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力度,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通过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严格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通过加强司法保护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提升服务型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信用征集、评价、使用和监督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

  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和弘扬创新精神。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文化氛围,提升企业创新意识,以创新文化引领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容错机制,让企业勇于成为创新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注重选树创新企业典型,对作出重大创新贡献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给予更多激励和支持。更好发挥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激发企业创新,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干预”,给企业创新以更大的自主权。要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增强对企业创新政务服务的主动性。同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真正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服务。

  不断强化创新要素资源支撑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立健全企业投融资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强化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和各类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对创新研发尤其是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投入。健全普惠性科技金融政策,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创新研发成本,提升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效能。合理运用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等手段,提高相关门槛,倒逼企业重视创新并加大创新投入。

  打造面向企业需求的创新人才供给体系。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创新人才供给方式,扩充企业的创新人才储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方面,积极构建企业与科研创新人才的合作机制。引导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校共同设立研究基金、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建立产学研用多方协作、紧密联系的长效机制。通过优化职称评审、职称分类制度,充分认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鼓励科研人员深度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为企业创新不断培养后备人才。以领军企业为核心,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建构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将市场需求充分精准地反馈到科研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创新人才培养向企业创新需求方向倾斜。

  减轻企业创新投入压力。在加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的过程中,要加快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硬件设施、科研数据等的共享机制建设。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进行科研基础设施和数据信息的共享,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促进企业不断优化创新投入结构,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作者:邢军伟 丛伟  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