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央精神 > 正文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举措与成效

日期:2022-08-19 08:57来源:新华网次阅读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举措与成效.jpg

  8月18日,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举措与成效。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题: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举措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中央宣传部18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举措与成效。

  全党全国人民信仰信念更加坚定

  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说:“我们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推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第四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读本,推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提质增效,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学思践悟的浓厚氛围。

  ——创新理论传播方式方法,推出《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等重头文章,制作播出《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等大型电视专题片,编写“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强理论研究宣传阵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带动作用,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门研究机构,推出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弄清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从而更加坚定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信心。”孙业礼说。

  社会舆论总体氛围清朗清新、昂扬向上

  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奏响了奋斗新时代的昂扬主旋律。

  “我们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大力宣传阐释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大干部群众对党中央大政方针的认知认同进一步增强,对党中央的信赖信任信心进一步加深,社会舆论主旋律更强劲、正能量更充沛。”孙业礼说。

  十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选树和宣传一大批先进典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各级各类媒体传播的内容方式也在十年间发生重大转变,中央主要媒体完成创新转型,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大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步伐,使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围绕网民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网上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让打赏失度、恶意营销、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得到治理。

  “未来,我们在强化‘管’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加强‘建’,要建设打造一批网络文明实践品牌,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强劲。”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说。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十年来,我国深化文化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引领文化高质量发展。

  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高标准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一系列重大项目工程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

  “努力登高原、攀高峰,精品数量增多了,质量提升了,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增强了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广电总局副局长孟冬说。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推进,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新进展。

  “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评剧《母亲》、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优秀作品在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生动展现了大国的文化艺术形象。”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