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市县快讯 > 正文

抓好3个重大发展机遇 做强6个重点主导产业
锦州:砥砺奋进 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日期:2023-11-29 09:05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渤海湾云飞浪卷,渤海潮涛声如啸。

  今年,锦州市坚决把贯彻省委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扛重任、当先锋、走在前。谋定“136921”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抓好“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打造物流枢纽城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3个重大发展机遇,做强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6个重点主导产业,发挥9个开发区(园区)主战场作用,实施工业企业产值和经营主体两个倍增,每年引进落地1000个重点项目。

  拼搏结硕果,同心谱华章。今年1月至10月,锦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二位,创两年来增幅新高,工业倍增行动效果显现。

  时下,锦州市正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强化系统谋划,理清工作思路,明晰前进路径,采取超常规举措,形成了具有指导性、实用性、时效性、操作性的工作体系。与时俱进,创新开拓,倾锦州所有、尽锦州所能,奋力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承载城市、东北临港现代产业基地城市、东北对内对外开放枢纽城市、区域科教创新领军城市、辽宁现代大农业先行城市、北方文体旅融合目的地城市、辽西公共服务优享城市、一流营商环境优等城市。在今年坚决实现首战告捷的基础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项目为王  全年开复工项目1100个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11月27日,记者在今年新建成的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车间看到,内操员正在中央控制室进行硫磷化釜升温操作。很快,生产材料经过皂化工序及过滤工序转入滤后罐……“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拥有完整配套的一体化生产线,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5亿元。”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作鹏介绍,目前,公司正在筹划和建设三期工程,预计到2025年完成建设,总产量超过25万吨。

  今年,锦州市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对已开工的重点项目抢抓施工期,加强要素供给,实现提速快跑。对已签约的重点项目动态管理、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力争第四季度开工建设,全年开复工项目达到1100个。对天融循环经济产业园、上海复星奥鸿创新药、国机集团零碳产业园、中国物流包装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完善审批手续,做好要素保障,为明年春季开工做好充分准备。坚持“三资齐抓”“三企联动”,积极对接蒙俄,深耕长三角,融入京津冀,强力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做好项目包装储备,强力推动中石油与康泰润滑油战略合作、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中盐盐化工产业园、中信钒电解液等项目签约落地。

  锦州市千方百计抓好企业服务,加快倍增发展。坚持“保企业就是保发展,稳企业就是稳增长”,强力推进“16132”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精准聚焦,坚持“一企一策”“多企一策”,高频调度企业运行,强化产业政策扶持,高质量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科创等发展难题,搭建产供销发展平台,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去库存,助力企业倍增发展。

  招商为要 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8倍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今年,锦州市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9个开发区(园区)新组建41个招商局,聘任社会化招商力量,实施“两套体系、双线作战”;组织央地合作、医药健康、文旅融合、食品加工、冶金新材料、驻辽商会锦州行等大型主题招商活动,全市共开展国内招商活动1166批次,723个重点项目签约,中石油能源安全、大唐产业及绿色能源、中城石金智能装备产业园、中化赛鼎油砂利用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开展项目集中开复工、项目拉练活动12次,中电光谷锦州智谷、锦州石化40万吨针状焦、兵器集团北方能源基地、神工半导体级硅制品、康泰8.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及研发中心等963个重点项目开复工。今年前三季度,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401.4亿元,同比增长25.9%;实际利用外资额3948万美元,同比增长8倍。

  全力扩大招商引资,构筑开放发展新格局。锦州市锚定“3亿吨港口吞吐量、3000亿工业产值、30万人口规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目标,着力推动港产城融创发展。积极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加快推进锦州港30万吨航道和2个30万吨泊位建设,通过空间布局规划、整合土地资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港口功能和临港产业两个转型升级,建设临港现代产业中心。深化中俄贸易、苏锦合作、融入京津冀,推进中蒙俄物流示范园区建设,积极申建国家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恢复性增长。

  营商环境建设是招商引资的基础。今年,锦州市拿出敢想敢干、真抓实干的劲头,确保“零推诿”;保持马上就办、立即就干的速度,确保“零延误”;追求全面细致、准确无误的质量,确保“零差错”。锦州市进一步深化行政权力规范化、标准化,制定政务服务事项环节标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服务指南要素。全面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建设,围绕权力事项清单、办事不找关系路径等5个方面内容,进一步对关键核心要素和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进行提炼和转化,让企业和群众“易读、易懂、易办”,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出台《锦州市2023年“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指导意见》,统一线上线下标准,规范办事指南、办理流程、一次性告知单等。目前,共发布涉企不动产、人力资源服务、员工招聘、企业职工退休、军人退役等35个一件事,梳理事项124项,办理时间压缩62.4%,办事材料压缩51.55%。

  创新为先 实施创业“百千万”工程

  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今年,锦州市全力打造区域科教创新领军城市,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施创新创业“百千万”工程,建设一百个以上“双创”平台,设立千万元以上“双创”基金,吸引万人以上人才创业就业。构建“领军人才+创新企业”“专家顾问+产业园区”“创新平台+产业链条”的“3+”模式,以大学科技园、锦州数字城、中电光谷锦州智谷等为重点,积极新建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引进一批“双创”平台。面向大院大学大所建立领军人才库,推动重点企业与领军人才紧密融合、深度合作、力量叠加,开展关键技术攻坚,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创新森林,打造创新生态。

  锦州市制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一体推进,培育创新森林,打造创新生态。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9所高校设置的155个专业与“6+1”主导产业高度契合,与270家企业开展紧密校企合作。辽宁理工职业大学、锦州师专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大学科技园、锦州数字城等“双创”平台引进中关村、58同城等“五型经济”。制定出台“高校学子留锦来锦政策16条”,在省内15所高校开展“市级领导进高校、集聚人才促振兴”活动,集聚高校毕业生近万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集群”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85家,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6.9亿元。

  锦州市构建了纵向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为梯队,横向以“爆品、双五、深科技”为特色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面推进以国家级平台为引领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一批高水平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锦州。“锦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6+1”重点产业,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专项行动”,以创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统领,打造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科技创新高地。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

  锦州市把扛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光荣使命作为实施三年行动的“硬支撑”,编制了《锦州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谋划了“一枢纽、两中心、两高地”的发展框架。“一枢纽”即依托空港、海港、铁路、公路、管道、网络“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优势,提升物流集散能力,打造国家级物流枢纽。“两中心”即围绕“临港”优化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通过链式集聚、集群发展,建设临港现代产业中心;依托9所高校、12万在校师生,以及众多创新平台和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区域科教创新中心。“两高地”即依托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强力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强市”,建设全国知名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高地;着力提升医疗、商贸、金融、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扩大辐射范围,建设区域公共服务优享高地。通过“一枢纽、两中心、两高地”建设,奋力打造带动辽西、辐射东北和蒙东、联动京津冀的区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