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市县快讯 > 正文

经济发展“进”的态势在延续,干事创业“拼”的劲头在迸发——朝阳:敢闯敢干加实干 走实走好振兴路

日期:2023-12-06 08:54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奔向春天里,“全面振兴号”疾驰在路上。

  放眼朝阳大地,不见“冬闲”的寂静与萧瑟,一个个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形成城市向上生长的合力;一场场与项目、产业有关的洽谈会商悄然进行着,为振兴发展蓄积可持续的量能。

  今年以来,朝阳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安排,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走实走好振兴路。

  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良好态势”,一组关键经济指标支撑着这一结论:今年前三季度,朝阳市经济总量列全省第七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总量列全省第五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七位;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省19.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位。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朝阳市给出了自己的答卷:经济发展“进”的态势在延续,营商环境“好”的预期在巩固,开放活力“足”的场景在显现,城乡环境“美”的颜值在提升,干事创业“拼”的劲头在迸发,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思想解放引领行动突围

  这是曾经的朝阳市产业结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老字号”“原字号”占比高达九成,“新字号”不足一成,产品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全市规模以上钢铁冶金企业88户,冶金工业占比超过50%。

  怎么看?怎么办?这是朝阳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有人说,制约朝阳市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业独大、低端主导。有人说,追求产业结构优化,一些传统产业该关的得关、该退的得退,除旧才能育新。

  认识上的误区,让一些县区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上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

  一次次读原著悟原理,一次次调研论证,一次次外出学习,朝阳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要求,以思想解放引领行动突围。

  ——朝阳部分产业“低端”是问题,“一业独大”不是短板,关键是怎样让“一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是把主业降下来,而是要在主业不断做好的前提下,争取其他产业的发展。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辩证看待“两高”项目,对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不要,但对高载能的优质项目要严把高质量关口,通过绿电替代等方式推动落地。

  ——科技创新是结构调整的原创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朝阳市而言,科研基础力量薄弱,要学会“拿来主义”,要借助全省乃至全国的科研力量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有了思想的大解放,发展的思路愈加明晰起来。推进高质量发展,朝阳就是要不断做优存量、做活变量、做大增量。

  今年3月30日,朝阳市政府与鞍钢集团在鞍山举行凌钢集团股权转让协议签约仪式,共同推动鞍凌合作迈出关键一步。以此为标志,朝阳聚焦现代钢铁冶金产业,以凌钢和朝钢为龙头,加快引进上下游企业,全力打造现代钢铁冶金产业基地,努力把长板做得更长。

  着力“原字号”,朝阳市强力推进钛、锆、钼、黄金等有色金属新材料延链补链强链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逐步成为当地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朝阳把清洁能源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而今,清洁能源产业已经破局成势。

  项目提质夯实振兴之基

  朝阳,双塔区。华润集团年产30万千升啤酒新建项目今年8月份开工,眼下正在进行厂区内道路工程和办公楼基础施工。

  这一项目是华润集团继2008年在沈阳建厂以来,历经15年后,在辽宁建设的第一家工厂,它将成为辐射辽冀蒙的区域性支撑型企业,拉动朝阳多产融合。

  项目是今天的投资,明天的产业,未来的发展。

  以项目提质夯实振兴之基,朝阳市思路清晰: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上项目是抓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是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的第一天,朝阳市委、市政府就召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突破年动员大会,擂响招商引资的出征战鼓,吹响项目建设的冲锋号角。

  从第一天,到这一年,朝阳抓招商抓项目抓企业的步伐从未停歇,在前三个季度跑出了朝阳的加速度——

  朝阳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走出去”“请进来”招商421次,洽谈推进项目953个,引进域外资金同比增长20%,华能共享储能、晶澳新型新能源等362个项目成功签约。

  项目引进来,还要落得下、建得好。

  聚焦项目推进,朝阳市逐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晾晒成绩、赛马比拼,推动各个单位、各条战线加速加压跑,一步一个脚印向着首战告捷目标全力挺进。

  聚力项目难点,朝阳市于6月和10月,两次开展项目大拉练,把会场搬到车间和施工现场,只谈问题不说成绩,在观摩中找差距、在对比中促提升。

  ……

  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朝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建设亿元以上项目420个、10亿元以上40个;华润雪花30万千升啤酒、浪马20万条工程胎等575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川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都黄金整体搬迁改造工程等160个项目建成达产。

  走进这些项目,我们看到朝阳正在与央企携手攻坚前行:中国航天、国家电投、中国电科、中国能建、中国建筑、中国联通、华润集团等,他们看好朝阳,走进朝阳,扎根朝阳。而今,有7个项目列入省央地合作清单重点项目,总投资318.7亿元。

  走进这些项目,我们看到了朝阳正在以清洁能源泼墨绿色未来:投资42亿元的国能600兆瓦风电等一批重点风电光伏项目陆续开工;投资24.6亿元的蜂盛能源、投资20亿元的金风科技风机装备制造等一批产业链项目相继落地……围绕清洁能源,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正在朝阳集聚,聚群成链,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骨架。

  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

  11月15日上午,辽宁凌绥高速公路1标红山隧道内,挖掘机钢臂挥舞,伴随着一声呐喊:“通了!”一群工人挥舞着红旗从西至东,鱼贯而入。紧接着刚被炸开的“洞口”逐步扩大,辽宁凌绥高速公路1标红山隧道正式贯通。

  这条隧道位于凌源市红山街道,于2022年9月29日开工建设,是凌绥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而凌绥高速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辽西地区的路网结构,进一步打开朝阳发展的空间。

  鸟瞰中国地图,朝阳是连接京津冀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重要节点,是辽宁拱卫京城的“西大门”。近年,朝阳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东北海陆大通道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更高站位优化开放布局,以高标准打造开放环境,以高起点建设开放通道,以高水平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以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真正成为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

  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着眼未来,干在当下,朝阳以高起点建设开放通道。

  如火热施工中的凌绥高速,眼下,朝阳正在谋划推进喀敖高速、叶绥铁路、喀赤高铁与秦沈客运专线连接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完善朝阳机场功能,全面构建内畅外联、通达便利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对外开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更需要心相通。随着辽宁参与东北海陆大通道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步伐的加快,朝阳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更加强烈,这里已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从今年5月起,朝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与北京朝阳区、天津滨海新区、赤峰、镇江等地“点对点”深入开展战略合作,与浙商、闽商、台商、港商等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朝阳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朝阳与各方在加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朝阳强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在朝阳市,“抓经济必须抓开发区”,重视开发区、支持开发区,合力把开发区建设得更好已经成为共识。有认识有行动,7个开发区正在朝着各自形成一个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方向努力着,并全力推进数字园区、智能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硬环境和承载能力。

  截至今年9月,朝阳市7个经济开发区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2个,开放合作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正如最近火爆全网的歌曲《朝阳花开》所唱的那样,朝阳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开放的气质和胸襟,拥抱世界,拥抱属于“三燕古都”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