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市县快讯 > 正文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聚焦“四个一”建设
朝阳市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日期:2025-04-24 09:13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近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全力推进“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一幅乡村和美、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振兴画卷正渐次展开。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朝阳市在全省率先制订实施方案,推进“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即1个先锋村、10个精品村、100个示范村、1254个整治提升村。以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为主攻方向,根据乡村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文化传统等客观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既注重在村容村貌上塑“形”,又注重在文化内涵上铸“魂”,先后建设出一批先锋村、精品村、示范村。

  项目带动,产业赋能。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朝阳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各乡村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民俗手工艺品制作、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每个精品村至少有一个产业类项目,全市美丽乡村产业帮扶项目达25个。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以北票市东官营镇瓦房村为代表的移民搬迁、朝阳县柳城街道西大杖子村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南亮子村为代表的休闲旅游等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为全市各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明了路径,提供了样本。

  党建引领,增进福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串点连线打造“千万工程”朝阳样板。鼓励先富起来的群众多作贡献;引导农民通过参加培训及自我学习,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才干和技能,努力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乡贤”群体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汇集技术、智力、经济等资源要素;动员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开展积分制、道德银行、星级评比、“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真正让农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