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 正文

阜新市海州区抓实人才工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2-01-20 08:05来源:阜新党建次阅读

阜新市海州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用心用情服务人才,不断探索人才工作新方法。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推动引才取得实效  

一是智能引才。通过举办辽宁阜新航空主题教育体验嘉年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2021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CADC)等智能赛事活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引进58科创等优秀人才团队,聘请西安理工大学苏岩等85人为辽宁阜新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推动智能产业提质升级。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等对接合作,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引进张虹波教授等科研技术团队。二是基地引才。依托启迪之星(阜新)孵化基地、宝地易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行“引智聚才·启迪未来项目签约洽谈会暨阜新·延庆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利用启迪之星全球创新网络资源优势,与延庆中关村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红胡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水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空天无人飞行器等项目落户,引进4名博士及其他人才34名助推海州转型升级。三是项目聚才。针对恒大煤矿126区水泉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等项目,与辽宁工大、攀钢集团攀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等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项目建设作用,实现5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集聚效应尽显。引进山东农业大学杜秉海教授及其团队,为高禾生物菌剂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目前,该项目已经申报市科技局的“带土移植”项目资金奖励,接受专家评审。  

二、深化合作、强化培养,突破人才培育难点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恒大煤矿与辽宁工大签订协议,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奥瑞思智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与辽宁工大开展“双走进”模式校地合作,积极打造高层次人才培育平台,激发人才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能力。二是优化培养模式。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有创业愿望的群体开展培训,邀请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商学院讲师、全球创业者学院导师李巍,辽宁紫剑律师事务所颜志国律师和辽宁群越律师事务所王辉律师开展专题培训。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余次,培训人才700余名。三是拓宽培养渠道。推动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与北京理工、辽宁工大等高校合作,建立无人机实训基地。与北京理工合作搭建智能无人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多方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高人才创新能力,推动智能产业发展。  

三、增强服务、提升水平,创造良好人才环境  

一是增强服务保障。积极为人才争取奖补资金55万元,为高禾生物专家工作站和海云思专家工作站争取奖补资金7万元。组织李涛等14名人才参加第二届“阜新英才”评选,其中3名人才成功入选。二是提升服务水平。邀请专家指导重点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成功推荐中褚钛业有限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奥瑞思智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和中褚钛业有限公司入选提升类产业联盟,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人才活力迸发。三是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借助赛事、论坛等,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本,同时加大人才典型的宣传报道,阜新日报等对海州区优秀人才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全区选定85个宣传点位、100余条人才宣传标语进行常态化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