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30 08:32来源:大连党建次阅读
2021年以来,在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金普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在“建管用”三个层面上一体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已然形成了“在建设上有力度、在管理上有提升、在使用上有成效”的工作局面,推动新区党群服务体系稳步迈进2.0升级版。
建设上有力度,国家级新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集群初具规模
建设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推动全区25个街道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推进方案和建设标准,把握任务进度,不断扩大建设覆盖面,提高建成率,掀起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的热潮。2021年“七一”前,全区建成了一批精品党群服务中心,为建党百年献礼。截至目前,全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党群服务中心331个,“1+25+N”党群服务体系的物质形态进一步夯实,国家级新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集群已初具规模。
阵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按照“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村)一特色”,各街道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情怀的党群服务阵地。党群服务中心与“统一战线工作室”“网格化工会工作站”“妇女之家”“青年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不断融合,成为各类阵地的平台和载体。为此,中共中央统战部网站对金普新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室标准化建设进行了专题介绍。
红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各街道、社区(村)建设了一批符合自身特点的红色文化广场、长廊、雕塑等党建文化地标,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出具有新区特色的党建文化阵地。先进街道党建主题公园进一步提质升级,增加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建设内容,已成为区域党建新地标。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新区多地结合实际,建设了村史馆、党史馆等红色阵地。这些红色阵地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交相呼应,推动新区红起来、“党味”浓起来,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
管理上有提升,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
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新区坚持用好并不断完善“金普新区党群服务中心大联盟”工作网络,持续推进“周总结、周调度、周分析”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工作拉练等活动。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一次覆盖各街道的“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组织专责部门分片包干,深入一线,无缝对接基层需求开展指导和服务工作,推动党群服务工作运行平稳有序。
管理水平更加规范。根据“场所规范、功能完善,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的标准,组织各街道指导各社区(村)建立健全党群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推动各社区(村)抓好党群服务中心及各功能场所的管理,结合实际探索实行管理员制度,把“第一书记”“三支一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纳入管理员队伍。同时,通过“金普社区通”平台,强化各级党群服务中心运用,落实党群服务中心活动预告、动态发布等制度。自2021年9月“金普社区通”上线运行以来,已发布上百条党群服务活动预告,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互补。
机制创新更加凸显。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根据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情况、本地区党群服务中心覆盖面与利用率等三个维度,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工作中注重选树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示范单位,不断总结和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带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激发活力。各街道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验收标准,做好管理和考核。调动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不断建立完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
使用上有成效,金普新区党群服务功能实现项目化品牌化
服务品牌初步形成。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组织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涉及党的建设、组织建设、社会治理、为民服务、文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2021年,全区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共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316项,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
服务资源不断下沉。新区党群服务中心集合区内各领域优质服务项目和资源,向一线延伸。集中相应资源,推动湾里街道建设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党校优势,推动理论教育资源下沉,指导各街道探索建设“街道党校”。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围绕“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最大限度满足基层党员群众的服务需求。
阵地活跃程度上升。紧密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惠民实事”等重点工作,各级党组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亲民、爱民、助民活动。全区各级各类党组织走进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共驻共建、结对联建活动,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形成上下联动、互联互通的工作局面。
下一步,金普新区将继续在“建管用”三个层面一体化推进党群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金普新区党群服务体系2.0升级版。在建设层面上,保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断完善”的工作态势,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形成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的物质形态;在管理层面上,打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管理路径,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在使用层面上,建立“有实招、有实效、有长效机制”的服务项目,抓在平时,抓出实效,不断建立健全党群服务长效机制,完成物质形态向组织形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