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6 08:24来源:城市先锋行次阅读
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是夯实党在城市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城市基层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主心骨”。辽宁省阜新市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探索与城市基层治理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以党性教育为核心、基础保障为根本,从细处着眼、向实处发力,打造上下衔接、左右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阜新市城市景观
党性教育“一盘棋”
为城市基层治理装上红色引擎
阜新市红色资源分布广泛,红色故事内涵丰富。市委深入实施“3+2+N”党建工程,充分发挥城市党性教育主阵地作用,先后建成了3个党性教育基地,2个红色主题公园和133个红色驿站,突出党建引领,加强总体规划,盘活红色资源,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挖掘资源,筑牢红色阵地。阜新市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通过不懈奋斗,为阜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基因。为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汇聚转型振兴合力,阜新市委先后组织30余名高校教授、党校教师、党史专家、党务干部,组成5个专题调研组,总结梳理各地各单位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员党性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红色精神。各级先后协调资金4000余万元,组织部门下拨党费635万元,建成了传承矢志不移的彰武治沙精神、勇于抗争的烽火特支革命意志、攻坚克难的三沟实干作风三大党员党性教育基地。
牢记初心使命永远在路上,市委在做大做强三个基地的基础上,把“3+2+N”党建工程作为各级书记的党建项目强力推进。蓝图既出,各地各部门闻令而动,纷纷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提炼红色精神,阜新市委组织部协调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等单位,在“三一八”、海州矿两个特色公园适当嵌入红色史料,向群众推介阜新的光荣革命传统、重要历史事件和英雄模范人物,使其成为了城市党性教育的两个核心单元,让党员、群众随时都能接受教育,也让教育方式更接地气、触及灵魂。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本地实际,用两年时间打造了阜新地区第一个党小组、蒙民大队等133家覆盖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的党性教育红色驿站。
讲好故事,传承红色信仰。讲好红色故事,补足精神之钙,让党员干部在重温历史、学习先进典型中汲取精神营养,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阜新市委坚持感性认知与理性升华并重,先后组织编撰了各类党性教育教材40余册,让理论教学的说服力逐步深入。根据新时代受众需求,拍摄反映蒙民支队事迹的红色电影《铁马英歌》,编演讲述驻村第一书记事迹的原创评腔音乐剧《牵·纤手》,让阜新的红色故事走近党员群众。彰武治沙学校深入挖掘四代治沙人的先进事迹,“老所长退沙战歌”“老支书种树执着”“老党员护林坚守”“老百姓绿草梦想”四堂党课,由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现身说法,动情讲述了当地党员干部甘于奉献,誓将沙地变绿洲,带领老百姓共同打造彰武生态草原的故事,共开设40余期,2000余名城市党务工作者现场聆听。新型微党课是阜新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党性教育的新范式。它时长较短、方便学习,特别适合社区党员群众学习观看。目前全市基层党组织通过话剧、歌舞、快板、评书、朗诵等形式,自发编排微党课近700个,教育培训党员5万余人次,既有社区党员宣讲党的政策,也有老党员讲党课分享初心,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让党的理论真正地走进了百姓身边,使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生气,把党的政策宣传贯彻到了最基层,深受基层党员欢迎。
凝聚力量,助推红色发展。市委在全市红色阵地初具规模以后,不断推进整合现有城市红色资源,让资源得以共享、优势得以互补,切实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市设计了“1+8”系列红色阵地精品教学路线,使市域内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的合力进一步凝聚,过去分散的红色阵地得以有效串联,形成了新的红色阵地联盟。2021年初,社区换届后新任职的191名党组织书记在新的红色阵地精品路线上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不仅夯实了理想信念,更学习了以党建引领工作发展的知识本领,增添了干事创业动力。
城市内的红色资源不仅是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推动实现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新邱区建成百年国际赛道城,让废弃矿山悄然蜕变成了“金山银山”,不仅为煤矸石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邱解决方案”,更打造出了“红色中最绿的、绿色中最红的”综合教育基地。在阜蒙县“三沟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中,为期2个月的全省民族地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让来自锦州市、铁岭市、葫芦岛市民族地区的300余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感受到了阜新红色精神的力量。在彰武治沙学校,“辽宁省直机关党性教育基地”“辽宁省农科院实训基地”等几块牌匾引人注目,在多次承接省级重要培训任务后,彰武治沙精神不仅感动、感染了更多人,彰武风积沙品质优良的特点也得到了有力宣传。由此,辽宁省科研院所与彰武开展了密切合作,不仅叫响了彰武治沙精神,硅砂宝产品更是远销20多个省市,走出了一条以红色资源引领绿色发展的全新路径。
强化保障“一盘棋”
为城市基层治理筑牢夯实根基
让城市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保障。阜新市委坚持从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入手,以“钉钉子”的劲头持续用力,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固的“红色堡垒”。
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城市基层工作点多面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换届后,市委充分考虑基层实际,重新划分了部分区划,调整社区负责居民数,并按照相关规定,顶格配备社区工作者人数,多措并举加配人员,确保基层工作有人手、有力量;按照“政治素质好、党建业务熟、协调能力强、工作热情高、作风纪律优”标准,从市直机关选派34名干部到17个街道任第一书记或副书记(每个街道2名),从高学历人才中选派17名到街道任职工作(每个街道1名),从市直、县区直单位各选派191名干部分别到191个社区任党群工作指导员,确保每个社区有2名党群工作指导员(市、县区各1名),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全面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机构设置等“前半篇”文章基础上,把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不断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功能和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全面建立、规范运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深化“千个机关支部与千个村(社区)、非公企业结对子”的“千千结”活动,1.3万名机关党员将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与“千千结”相结合,深入开展“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开展义务植树近2万余棵,先后参与社区议事协调会354次,帮助协调解决难题3650余件。
强化基层阵地保障。社区活动场所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障。前些年,全市社区仅有45个超过400平方米,个别面积不足40平方米,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市委从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入手,建好管好用好基层阵地。采取选址新建、财政购买、开发商提供、现有房屋置换、清退长期占用等形式,建好社区活动场所。各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3.5亿元、党费补助3369万元,142个社区场所进行新建或改扩建。目前,191个社区场所全部达到400平方米以上。
在建好阵地以后,市委坚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管好用好阵地。落实“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要求,在建好的基础上投入资金1.4亿元,对场所服务区域进行合理布局,添置服务党员群众设施,建立发挥场所作用、提供便民服务、开展党组织活动等制度,提升活动场所“软件”管理水平,真正打造党员群众之家,先后创建市五星级党组织336个。
强化基层资金支持。社区干部是推进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在防疫、创城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都冲锋在第一线。市委从提高待遇、落实经费入手,营造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目前,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由2017年的每月7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3255元并缴纳“五险”,副职、正职分别增加100元、200元,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达到4055元,相当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建立报酬待遇定期增长制度,及时调整标准。
保障社区党建经费落实是社区开展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市委将基层组织工作运转经费、党建经费全部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全部达到每年2万元以上;充分发挥选派干部作用,为加强阵地建设、保障党员活动、服务广大群众争取资金,保障五星级党组织创建、红色驿站等特色载体活动有力有效开展。在提高待遇、落实经费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大从社区书记中定向考录公务员、事业编的力度,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阜新市城市社区开展网格员议事工作
服务群众“一盘棋”
为城市基层治理打造创新平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升服务群众水平的重要途径。市委深入落实全省“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一网五平台”建设,优化治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破除信息壁垒,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阜新版”样本。
高位推动,压实基层治理责任。阜新市把党建引领“一网五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委统筹推动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坚持省委怎么要求就怎么落实,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市委书记调研指导、安排部署、推动工作;市长深入市民服务中心,落实保障工作;市委副书记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至少两次深入基层调研,督促检查,下发工作提示单。两个试点区区委进一步压实责任,区委书记主动上手、带头部署,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市级领导的有力推动下,各部门各单位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步行动,迅速着手全面启动工作。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党群服务中心和市政府办、营商局、民政局、司法局、住建局、大数据中心等单位整合力量,先后8次赴沈阳、鞍山、盘锦、营口以及山东青岛等地考察,深入县区、街道、社区开展调研座谈。与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对接“网站”和“平台”功能需求、数据接口及信息展示等工作,累计召开各类协调会、培训会、座谈会60余场次。在全面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结合信息化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实际,决定把组建工作机构、推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作为首要前提,将市委政务服务中心更名为市党群服务中心,增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职能,增设了1个综合指挥部和6个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落实,专人专职负责“一网五平台”建设以及日常运维等工作。
整合资源,打造基层治理平台。为了适应阜新城市基层治理需求,在市直有关部门和第三方公司充分论证、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全市“一网五平台”整体建设框架。“一网”即“阜新党群服务”网站,已经完成PC端建设,重构了移动端“辽事通”APP阜新频道功能模块。“五平台”建设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和数据资源,依托原有技术和模式,优化各平台功能和模式。社区治理平台能够实时研判全市网格事件,查看综治视频监控,点调网格员工作情况;纠纷化解平台设置有学法律、请律师、找调解等功能板块,实现了纠纷化解工作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依法治理;诉求办理平台涵盖市、县(区)、街道(乡镇)359个网络成员单位,实现了群众诉求全天候受理办理;便民服务平台结合实体“便民惠民服务站”,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民服务体系;智慧党建平台能够实时了解掌握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情况,为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和有效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党建引领“一网五平台”建设将独立和分散的五平台整合到了一起,具有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和服务百姓“一网呼应”等功能,真正做到了“一网统揽、一网通办”,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电脑上、在手机里、在社区中就能办事,实现了群众有事“网上办”和“就近办”。围绕基层治理办实事,不断为群众解绊、为企业松绑,完成了232680余条业务及视频数据的收录,实现了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和信息研判的功能展示。省辽沈党建云平台、市政府服务一体化平台等平台数据接口对接,能够对五个平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聚焦民生,叫响基层治理品牌。市委把党建引领“一网五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项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现实问题,真正把“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落到实处。党建引领“一网五平台”建设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拓展和延伸。阜新市委坚持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机制、一流效率、一流服务”营商环境,推动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的套餐式优质服务,670个单事项一件事、103个联办一件事上线试运行,群众和企业实现办事由“一事跑N窗”向“一窗办多事”的转变。
“一网五平台”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路径,各社区利用现有技术支持,深化“四级网格”治理模式,细化治理单元,积极推进“党建+网格建设”“党建+网格管理”和“党建+网格运行”。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变“被动发现问题”转向“主动发现解决”,建成居民评理说事点191个,社区覆盖率达到100%,收集信息线索5843条,解答法律咨询4748余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4083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630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阜新市“一网五平台”指挥调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