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村 > 正文

康平县以“七有七可”为目标 建“四老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日期:2022-03-04 08:10来源:沈阳日报次阅读

康平县深入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两邻”理念,严格落实“两有”要求,以“十破十立”解放思想,突破固有模式,创新途径方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广大群众“有话可以唠、有求可以应、有惑可以解、有难可以帮、有苦可以诉、有气可以平、有乐可以享”,切实形成“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生动场景。

  挖掘老传统 植入新内涵

  为践行“两邻”理念、书写康平答卷“铸魂”

  注重发挥“党建+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康平县以基层党组织为单元,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序良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情民风、地域特色相融合,从中提炼孝道文化、友爱文化等精髓要义,植入新时代元素,运用“红黑榜”“打油诗”等方式进行沉浸式宣传,用身边典型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共治共享。

  胜利街道朝阳社区开展“亲情问候、爱心传递”活动,让楼栋庭院充满“爸妈,我回来了”的亲情氛围,让小区形成不争、不怨、不吵的和谐氛围。东升乡创新搭建振兴讲堂、睦邻课堂、百姓理堂、孝悌学堂的“堂里堂外”活动载体,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堂课”活动,让传统文化在邻里之间散发时代光芒。并积极挖掘“乡贤”文化,明确新时代乡贤标准,建立相应制度,为更多人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目前,全县161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新时代乡贤理事会,囊括乡贤近2000人,按规定程序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负责人,努力构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新时代乡贤“四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梳理老关系 缔结新纽带

  为完善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治理格局“造形”

  以党建为抓手,康平县围绕“县级统筹、乡街负责、村社落实”的角色定位,着力激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活力,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网格,通过“一网统管、同网共治”方式整合资源,有效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水平。

  创新开展千名邻长解邻难、千面旗帜进社区“双千”工程,推行“邻长制”工作模式,实行AB角工作制,与在职党员捆绑,广泛吸纳“五老”人士和新时代乡贤,着重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作用。

  在“幸福敲门、温暖常在”主题活动中,邻长、党员干部、爱心人士、热心群众共走访19326户,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关心问题658件,化解矛盾纠纷146个,志愿宣传员、心理辅导师、金牌调解员、百姓服务员的队伍越发壮大,情感网络越织越密,从我做起的行动自觉逐步形成。

  赓续老方式 搭建新平台

  为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赋能”

  坚持亲民、便民、利民、为民、安民的原则,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一方面,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社会效应、连结效应,结合派出单位资源优势,开展党组织共建联建等利民惠民活动。小城子镇三家窝堡村省肿瘤医院驻村工作队,定期举办“健康讲堂进乡村”活动,邀请医疗专家深入乡村,开展疾病防治宣传、义诊等活动,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提升村民健康理念,携手打造“健康村屯”。

  另一方面,依托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合作社规模化、公司化发展,在壮大产业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致富。二牛所口镇刘家村党组织着力打造电商村,带动50多位村民参与网店销售、短视频创作、供应链服务,以成手带新手、以“邻里”思维形成小型产业联盟,在产业振兴中展现兴邻、助邻力量,使“伴”的行动更加有力。

  创新老途径,开拓新培养

  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取得新突破“添彩”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是践行“两邻”理念的关键,康平县着重增强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光荣感,使群众从集体活动与集体决策中提升存在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商共议共决机制,建立社会公众列席乡镇(街道)有关会议制度,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搭建履职平台,拓宽群众参与公共事务、表达民生诉求、反映意见建议渠道。开展党员干部“奉献在社区”活动,组织自管党员、在职党员与群众结对互助,着重记好民情日记,完善民生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兑现清单。在村和社区普遍设立“评理说事点”,组建“银发”智囊团,以“党群半月谈”“圆桌会议”“长廊夜话”“家长里短”等活动,使党员群众心贴心,在大众性、经常性活动中密切党群关系,不断递进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联,使“邻”的载体持续延伸。

  康平县以“四老四新”工作模式推动“两邻”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使社区村屯有颜值、有温暖、有内涵,让居民群众有尊严、有认同、有希望,为基层治理增添更多“人情味”“烟火气”“精气神”,实现“小邻和睦”“大邻和谐”,在打造幸福新康平的征程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