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 08:22来源:营口发布次阅读
信仰无声,拳拳赤子情就是最响的心声;生命无华,殷殷报国行就是最美的芳华。
在疫情大考面前,党组织就是主心骨,党员就是排头兵。如何快速有效调动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和“头雁效应”?各县(市)区组织部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组织动员、考察识别和关怀激励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广大党员尽锐出战、奋勇争先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
鲅鱼圈区:坚持一线抗疫 筑牢“红色堡垒”
作用发挥在一线。鲅鱼圈区第一时间启动“四级包保”责任制,选派6名区级领导包保镇处、28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包保隔离点、11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包保村居、461名机关干部包保小区,构建了完善细致的领导和工作体系。组建党员先锋队242支,5600余名党员投身在交通卡口、核酸检测、物资保障、人员管控等疫情防控一线战场。
力量凝聚在一线。区委组织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组建机关志愿团队216个,在小区开展了各项志愿服务。选派520名机关干部,支援全区集中消杀、重点隔离、海上执法、交通管制等防疫工作,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在防疫任务最为艰巨的28个集中隔离点,全部构建了1名点长和7到10名机关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组成的工作专班。他们以隔离点为家,既是病毒防控员,又是物资搬运工,还是解决隔离对象生活需求的枢纽站,用热心守护着一批批往来的隔离人员。
服务群众在一线。为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鲅鱼圈区全面启动线上商品供应,保供单位及时推出“应急套餐”,实现了配送生活保障物资“简便、快捷、准时、全面”。基层党员志愿者化身“核酸检测辅助员”,配合完成全区高质量核酸检测9次;化身“物资代买员”,为不会使用微信的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采购生活物资2.9万件次;化身“物资配送员”,配送生活物资89.3万次;化身“垃圾清运员”,清运垃圾360余吨。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一线,不畏艰苦、无私奉献,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
盖州市:临时党支部在抗疫一线亮底色
支部建在一线上,党旗飘在阵地上,身份亮在岗位上,党员冲在火线上,作用显在效果上。
小石棚乡第四临时党支部在封控岗坚守。
疫情发生后,盖州市委组织部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成立党员突击队临时党支部的号召。盖州市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迅速成立了512支“党员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党小组)。临时党支部将志愿者、网格员、退伍军人、退休党员干部、返乡大学生等一并纳入管理,全面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各临时党支部因地制宜,委派专人负责,明确任务分工,与基层社区(村)党组织形成互补,缓解他们的防控工作压力。
社区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按照每个社区至少3名机关干部的配备,盖州市219名机关党员干部携党组织关系打包入驻社区党支部,服从社区党组织统一安排指挥,全职参与社区防疫,充实社区防疫力量。这种临时组合,“党心”不临时,作用不临时,就像粘合剂一样,把各方力量粘合在一起,也为社区防控增加了“强外援”。
在农村疫情防控战场,盖州市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用,建立驻村干部到岗工作台账并实时动态管理。广大驻村干部深入防疫宣传前沿,增强全民防疫意识;深入封控值守前沿,坚守岗位严格管控;深入核酸检测前沿,数据准确不落一人;深入慰问帮扶前沿,排忧解难送去温暖,为盖州市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筑牢坚固防线。
大石桥市:城市“静”下来 党员“动”起来
疫情近在咫尺,决战分秒必争。在大石桥市疫情防控主战场,1541个基层党组织7000余名党员、1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听从组织召唤,向险而行,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城市静下来了,这份异于往常的安静,是这座城市在特殊时期的自觉选择,也是所有人达成的坚定共识:“以静制动”才能“以快制快”,确保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争取早日回归热闹的车水马龙。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和紧迫的保供需求,大石桥市广大党员干部动起来了,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夫妻档”并肩作战,“父子兵”共同上阵,“红色力量”不断汇聚,把党旗插在抗疫最前沿,让党徽亮在第一线,他们是城市“静止”背后的暖流涌动,更是群众最坚强的依靠。
一声声:“我不上谁上”“谁都有困难,让我来吧”“谁叫咱是共产党员”……道出了无数党员的心声。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党员干部站在群众中间,群众心里便有了底。“我负责带人开展密接人员排查”“我负责协助核酸检测”“我负责带队进行消杀”,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党员干部带头承担最艰苦的任务,他们用脚步丈量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组织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群众需要的社区楼栋,党员干部变身快递员、跑腿员、代购员。抗疫的战场没有硝烟,却危险重重,每一步都是负重前行。
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时刻,大石桥市委组织部向广大党员发出号召:当好政策宣传员、隔离管控员、秩序维护员、排查登记员、群众服务员,始终树牢“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主动服务群众、有效凝聚群众,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越是紧要关头,越能检验初心使命,越能砥砺忠诚担当。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广大党员干部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书写忠诚担当。
老边区:党员突击队再集结再出发
第一时间恢复5支党员突击队建制,4个镇街党工委、51个区直机关党组织,2451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上企业、下乡村,进社区、守卡点......
疫情发生以来,老边区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疫而行,争当疫情防控“排头兵”。在老边区每一个隔离酒店都有一个临时党支部,各临时党支部书记打破行政隶属界限、突破行政层级管理门槛,快速进入角色。老边区先后建立党员先锋岗256个、设定党员责任区104个,引导广大党员当好疫情防控劝导员、防疫物资代购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员和疫情管控监督员。此外,老边区还因时因势因需组建青年党员突击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队、老党员老干部疫情宣讲队,让广大党员始终红心向党、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随时能迎战、能应战、能胜战的良好状态。老边区柳树镇派出所青年突击队就是众多队伍中的一支,这支由95后民警组建的青年突击队,每天奔忙在26个固定核酸检测点和2个流动核酸检测点之间执勤守卡,随时为群众解决遇到的难题,用青春力量筑起疫情防控坚强防线。
老边区委组织部运用“关爱激励”杠杆,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部,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英勇奋战。
站前区:激发抗疫中的“网格”力量
党旗高飘扬、党员显担当、群众紧跟上。站前区委组织部以“党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为依托,构建了以社区(村)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三单八联”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区5个街道、43个社区(村)均成立疫情防控网格化领导小组,205名街道干部、700余名社区(村)干部全部下沉基层一线,共组建网格302个,配备网格员604人,“生活物资保供”党员志愿者196人。673名机关党员干部和722名辖区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及时增援。在社区(村)搭建临时防控检查点191个,划定党员责任区43个,设立党员先锋岗143个,吹响抗疫冲锋号。网格化作战体系实现以快制快,第一时间传达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要求,第一时间完成返营人员摸排,第一时间管控重点人员,第一时间回应群众需求,网格化抗疫取得实效。
站前区下派“生活物资保供”机关党员志愿者为网格内居民配送物资 。
抗疫中的网格力量不可小觑,可如何激发网格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助力疫情防控?“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站前区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深入一线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及时掌握驻守在各社区、备货点、隔离点选调干部的实绩,是“过得硬”还是“过得去”?是“跟我上”还是“给我上”?是守土有责还是敷衍塞责?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对党员干部能力水平和思想认识的一次大考。气可鼓不可泄。站前区委组织部通过一线督考,对表现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树立在工作一线选人识人的鲜明“风向标”。
西市区:“三亮”行动 助力疫情防控
亮出旗帜,凝聚组织力量。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昂扬斗志。疫情之下,每一个社区(村)、每一个网格,都是一个微型战场。西市区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守好门、看好家、服好务,让封闭楼栋不封闭服务,封闭小区不封闭温暖,在抗疫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时刻看到党的旗帜,将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西市区发明社区组建抗疫小车队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亮出身份,践行党员使命。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西市区85个机关党组织、854名机关干部,组成5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迅速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开展防疫宣传、信息登记、卡点值守、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各街道、社区(村)统筹各方面党员志愿者力量,组建机关党员突击队、基层党员服务队、退役老兵党员先锋队70余支、设立党员责任区163个,在疫情防控中主动“挑大梁”、争当“排头兵”、守好“责任田”。
亮出行动,守护民生保障。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实际上也是打赢后勤保卫战。西市区委组织部迅速将上级拨付的50万元党费下发至5个街道办事处,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防疫工作。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红色代办”“爱心敲门”“邮递员”等关心关爱行动,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沟通疏导、化解矛盾,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