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 正文

凌源:“三亮”工程为“党群共富”赋能提效

日期:2024-12-31 07:30来源:朝阳日报次阅读

  近年来,凌源市通过深入实施“三亮”工程为“党群共同致富”活动赋能提效,积极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联合党委亮模式,跨村发展促增收。凌源市不断深化开展党群共富活动,在成立樱桃、花卉、食用菌等6个产业联合党委基础上,坚持一产业联合党委“一特色党建模式”,先后打造了宋杖子镇产业联合党委“四个先行、四个赋能突破”工程、四官营子镇产业联合党委“六化”发展模式、花卉产业联合党委“166”联农带动举措等6个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凌源市产业联合党委建设“1、6”特色样板,促进产业联合党委提质升级,助农增收。目前共辐射带动31个村共同发展,纳入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农事企业、4家文旅产业、10个育苗基地、3个蔬菜批发市场,带动村集体累计增收351万元、村民累计增收620.1万元。

  党员骨干亮身份,结对帮带解难题。凌源市切实把“党群共富责任区”组建工作作为“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的重要抓手,以农村网格、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单位,按照“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思路,择优选拔党小组长、产业大户、种植能手、技术专家等党员致富骨干任责任区区长,采取“1、N”的形式全面开展“党群共富”结对帮带活动,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对帮带1户群众,提供全方位产销服务指导,通过技术互帮、劳力互补、资源共享等实现联动发展。目前共建立党群共富责任区867个,与6233户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农户困难问题1212件次。

  共富基地亮作用,传播技术提能力。凌源市按照“六有两带”标准,根据乡村实际优选产业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带富辐射面广的党员致富产业项目,通过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农技人员对口帮扶、村党支部协调服务等措施,打造具备乡村产业特色、可提供技能指导现场实践的种植、养殖等党群共同致富示范基地28个,邀请懂政策、会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专家、合作社负责人、本土致富能手等,以“唠家常、讲政策、送技术”模式,组织开展“讲创业故事、讲实用技能、分享致富经验”活动312次,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农民职业经理人50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技术员42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