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06 07:10来源:沈阳日报次阅读
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梅江西社区党委在关爱帮扶特殊群体中,通过梳理思维导图,运用“鱼骨式”作战法,积极开展关爱帮扶工作,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特殊群体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温暖。
深耕网格 记好民情“手工账”
梅江西社区低保(边缘)及特困群体、特扶群体、残疾群体、高龄群体等特殊群体在居民中占比达12%。面对这一现实,社区党委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为目标,充分发动党员志愿者的力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网格、到家庭,形成由1名社区专职网格员、1名党员中心户、1名“对门”和N名志愿者包保1名特殊群体的“1+1+1+N”高效关爱帮扶模式。同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落实,为特殊群体建立起“一户一档”,详细记录基本情况、包保人员、走访频次、走访情况、需求建议等。包保人员每日通气,社区党委书记周周调度,对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在“管理归格、信息共享、动态掌控”中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分类施策 校正责任“指南针”
“崔姨,郭叔现在瘫痪在床,我今天带来区民政部门,给您家安装养老床位,方便您照顾叔叔!”网格员张丹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一户失独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便对照“鱼骨图”中的区级服务内容,为他们申请了一张居家功能型床位,从而减轻了特殊群体的照料负担。
为了使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更加精细化、精准化,梅江西社区党委按照特殊群体的类别和情况,依托“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体系,凝聚区直部门、党建联席成员单位等力量,分别绘制了六类关爱帮扶特殊群体的“鱼骨图”,既能清晰地细化工作责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团结协作,又能对各类特殊群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高效能的保障和服务。
为优化“服务半径”,找准“责任路径”,社区党委提出“我是对门”倡议,建立起“你好邻居”服务机制,通过主动上门服务,倾听居民所求所愿,及时提供帮助。半年来,社区《特殊群体走访台账》记录了20余件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责任实,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精准帮扶 做实守望“有心人”
“社区对我的关心关爱,不仅让我走出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还帮助我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难题。”梅江西社区有一户特扶家庭,老人的子女和老伴相继离世,身患腿疾无人照料,一日三餐都成了难题。社区党委发出邻里守望的号召,辖区内松汇养老院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主动承接了为老人送餐的服务,并配合社区时刻关注老人的日常情况。社区党委从“小切口”破题,联络协调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达成帮扶意向,有效解决特殊群体的就餐、就医等问题,实现从化解一个问题到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让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兜底保障工作,事关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我们将与共建单位和党员志愿者一起努力,用好‘鱼骨图’,把涉及民生的小事办好、急事办稳、难事办成,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梅江西社区党委书记宋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