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 正文

恪守为民情怀 践行使命担当
凌源市党员干部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日期:2025-01-16 07:20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走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心声,架起服务“连心桥”。

  自全面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活动以来,凌源市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收集民生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坚强保障。

  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凌源市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下沉,走进一线,访民情、听民意、集民智,创新服务方式,增进民生福祉,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探索出一条基层善治的“解题之道”。

  走下去兜上来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凌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访民情、解民忧”活动,严格按照朝阳市委工作部署,制订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做实做细工作流程,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力构建民意联排、矛盾联调、法治联宣、党群连心的工作局面。将全市86个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包联单位,包联全市285个村(社区),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积极与村(居)委会、社区工作者、网格员、调解员协作配合,掌握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

  深入百姓家中,走进田间地头,活动开展常态化。在入户过程中,各包联单位组织专人到所包联村(社区)与村(居)委会、社区工作者、调解员协同协作,围绕重点领域,聚集突出问题,广泛征集民意诉求,对群众密切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方面的问题多听多记,对邻里关系、物业服务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就办,立刻解决,对情况复杂,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属于村级层面的,由村(社区)化解;属于村级以上层面的,由村(社区)报至乡,由乡综治中心协调乡级层面化解;属于乡级以上层面的,由乡综治中心移交至市综治中心,市综治中心推动市级层面化解。

  不断完善工作对接机制。对涉及多部门的民意诉求和矛盾纠纷等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推动信息畅通、上下联动,形成推进民意诉求征集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强大合力。完善包联单位与村(社区)对接工作机制,对包联干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每半年至少入户走访1次,每月至少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联系1次,并督促包联单位压实责任。

  敲开千户窗,叩响万家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凌源市各级党员干部汇集民情民意,通过一次次走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解决在基层,换来了群众的真诚笑容。截至2024年底,凌源市共排查矛盾纠纷3776件,化解3735件;征集民意诉求6456件,解决5445件。集中开展法治宣传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3.6万余份;命案发案率和死亡率分别同比下降62.5%、72.7%。

  出真招见实效让群众获得感更强

  “您有什么诉求都可以和我们说,我们一定及时反映,尽快解决。”这是凌源市小城子镇包联干部走访农户时的开场白。面对最多的邻里纠纷,尤其是涉及土地边界、修路、门前堆物等问题,包联干部耐心倾听。去年8月,在走访中得知修杖子村八组因修路问题,邻里之间协商未果,互不相让,导致修路中断,影响施工进程。包联干部、村治保主任、调解员第一时间到场,耐心做工作、细致解释,最终多方达成一致,道路修复得以快速完工。

  摆摊座谈听民声。凌源市宋杖子镇在辖区集市市场,联动多个部门摆摊设点,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征求辖区村民意见建议,“小事”现场解决,“难事”集中解决,现场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解决民生领域事件10余件,覆盖群众400余人。

  聚焦一件件小事,办好一桩桩实事,广大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得以解决,正是凌源市委、市政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持续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活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真实缩影。

  “现在办事只需要到综治中心就能解决了。”1月8日,到凌源市综治中心办事的王大爷感慨地说。

  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平安建设,2024年7月,凌源市新建了全新的综治中心,对群众的问题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中心设综合受理、法律服务、诉讼服务、调解服务等九大功能区,整合37个部门相关职责,为群众来访接待、法律援助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提供了场所,真正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设立联络员制度。每名党员干部在所包联户中确定1-2名有责任心、善表达、有担当的联络员,通过联络员与包联户日常沟通交流,将发现的民意诉求和矛盾纠纷及时向上反映,真正做到了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

  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党员干部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宣传媒介,结合典型案例,引导群众树牢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同时大力宣传惠民便民政策,开展反诈骗、反有组织犯罪等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服务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贴心的走访、暖心的问询,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办事不用跑、党员家中找”的便利。下一步,凌源市将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用心用情用行动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救急困,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