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村 > 正文

阜新县多措并举 建强村级“头雁”队伍

日期:2025-01-16 07:25来源:辽宁党建次阅读

  近年来,阜新县为全面建强农村党建力量,在“选”、“育”、“管”上下功夫,构建全链条人才培育机制,持续选优配强村级“头雁”队伍,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选”字当先,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村“两委”班子进行调研,全面摸清底数,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全面掌握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逐村研究村“两委”班子建设特点,提出优化的意见建议,对全县38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画像”,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坚持“好中选优”原则,重点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后备力量。按照“每个村至少储备1-2名村党组织书记、3名村‘两委’其他成员后备力量”标准,全县共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88人,村“两委”其他成员后备力量1203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56%,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91%,为进一步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提供“硬支撑”。

  “育”字发力,扩大村级干部“蓄水池”。按照全员、精准、有效原则,通过“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理论学习+外出观摩”等方式,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2021年村党组织换届以来,全县共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4轮224学时1524人次,实现全覆盖,有力提升了村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和履职本领。强化梯队培养,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学院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优势,动员860名村级后备干部读取大专学历。通过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经营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深入到示范村、典型村开展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村级后备干部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实现学历、能力双提升。坚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干部队伍,以届中、岗位空缺为契机,选拔使用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44名,推动形成能者上、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管”字为要,树立干事创业“风向标”。落实村“两委”干部队伍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根据各村民主评议结果及日常掌握情况,对全县2056名村“两委”进行考评,将结果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使用、调整退出的重要依据。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通过“晒成绩、找差距、练内功”,构建村党组织书记“头雁矩阵”,评选出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并授予“担当作为好支书”称号。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强村带弱村的形式进行捆绑式带动发展,实现村级发展的整体拉动效应。积极开展“百名书记谈乡村振兴”系列活动,聚焦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人才引育、乡村治理、组织建设等方面,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谋思路、谈举措、话未来,营造形成“竞相争上,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面激发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