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 正文

大连市中山区“融”出社区治理新路径

日期:2025-03-04 07:15来源:大连党建次阅读

  近年来,中山区以“幸福新社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建立健全“融合党建”机制,推动组织、力量、阵地、服务互融共促,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组织融合联建,实现治理体系规范化。健全完善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全面推行“党建融合体”建设,建成街道社区党建融合体76个,吸纳辖区600多家单位和组织参与“幸福新社区”建设。制定《党建融合体建设操作手册》,建立“定期协商议事、定期组织活动、定期督促反馈”三项制度,推动党建联建常态化长效化。搭建党建融合体供需对接平台,制定需求、资源、项目、责任“四个清单”,年均对接落实服务项目430余个。

  坚持力量融合联动,实现治理能力专业化。创新开展社区书记“导师帮带制”,精选6名导师,组织开展“每周讲坛”“书记沙龙”等主题活动,新培养帮带14名社区书记,抓实社区书记“一职两备”后备人才库建设,全面训强“头雁”队伍。统筹部门政策资源优先下沉社区,推动22家区直部门参与“幸福新社区”建设,帮助解决问题150件次。常态化开展“党员一线集结号”活动,深化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累计服务群众22万余人次。实施“幸福共建计划”,注重发挥“党建融合体”成员单位资源、技术等优势,创设24处特色服务场所,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坚持阵地融合联享,实现治理载体多样化。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建成“外脑”基地、“海之骑”驿站等一批特色党群新空间。实行“公益+低偿+市场”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教育等7类资源共享共用。推动全区70家有党员的物业企业全覆盖建立党组织,创新实施“红色网格”建设,培树“红色物业”典型14个。组织“三官一律”进社区,搭建“居民恳谈会”等平台,打造“叔婶评理点”等品牌调解室,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772件。

  坚持服务融合联创,实现治理品牌系统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立中山区文化综合体,搭建“云学院”和3D党史展馆网络学习平台,举办和合大院“百家宴”等文化惠民活动596场。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成立654个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人数达10854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100余次。充分挖掘党建联建、平安建设等工作的经验做法,开展拉练观摩,总结提炼“合万家”“五福林海”等一系列具有中山辨识度的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