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7 07:10来源:沈阳日报次阅读
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道五五村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植,依托上级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盘活村集体土地,建成3座现代化设施暖棚种植优质蓝莓,历经两年多的育苗、育秧,近日迎来首次丰产期,口感香甜的大个蓝莓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采摘。3月10日,记者走进蓝莓种植大棚,以游客的身份体验了采摘的乐趣。
春游+采摘 沈阳春季游已经“提前到”
进入3月,春寒料峭,沈阳的春天还没有到来,憋了一个冬天的春游梦正在苏醒。在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道的五五村,已经吸引了“眼尖手快”的第一波游客。在该村高标准建设的三座大棚外停靠的几辆越野车,标志着这里的采摘开始啦。“没想到,在沈阳也能吃上这么新鲜的蓝莓。”面对记者的惊喜,五五村村主任付恩坤介绍说:“我们是2023年9月开始种植,去年就结了第一茬果,那时产量不高,但口感、质量都特别好,这就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付主任告诉记者,为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必须先行带动,把好的项目做成功,卖上好价钱,村民就会跟着一起干了。记者了解到,今年第一茬果一公斤就卖到160元,市场行情十分看好。“这种又新鲜又大的蓝莓市场很难买到,在大棚里采摘的感觉特别好,今年的春游提前来到。”一位游客一下采了七八盒,“以前都是采摘草莓,蓝莓就是升级款。”
支部领办,能人聚力 推动“一村一品”落地
与草莓相比,蓝莓的确算得上“升级款”。为了打造更高品质的农产品,五五村党支部走出去寻找好项目,最终敲定种植高附加值、营养价值高的蓝莓。对此,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委派党员致富带头人承担技术管理与市场对接重任。同时,邀请村内大棚种植技术能人定期管理,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使蓝莓成熟期提前15天,果实糖度达到15%以上,采用生物防虫、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培育纯绿色精品果实,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付恩坤告诉记者,“成年”的蓝莓每株可产蓝莓4-6公斤,到那时效益将十分可观。
拓宽销路,产业融合 加快建设蓝莓生产基地
一颗蓝莓足有一元硬币大小,付恩坤对自己的产品非常自信。“我们的蓝莓不愁卖,很多旅游团要来采摘,目前还接待不了,因为数量不多。”尽管供不应求,但村党支部还是为未来的丰产丰收谋划了销售渠道。据悉,五五村党支部牵头构建“电商+社区团购+采摘体验”的多元销售网络,依托电商平台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为便于社区居民集中采购,依托街内“村社对接”合作平台,采用社区团购形式将优质蓝莓第一时间送到居民身边;线下开园采摘,吸引客流量,共同带动村民个人大棚增收。
五五村的成功实践,为新城子街道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提供了经验。新城子街道将以五五村蓝莓产业为标杆,积极探索其他特色产业,推动建设村级冷链仓储中心,打造从育苗、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