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高校 > 正文

大连财经学院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4-01 07:10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大连财经学院作为辽宁省属民办本科高校,近年来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深化“四个融合”构建育人新格局,持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近日,笔者走进这所应用型财经院校,探寻其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党建密码。

  党建+治理体系:党小组建在教学科研一线

  “纵向贯通、横向连通”的组织体系已成为大连财经学院学校治理体系的鲜明特征。在大连财经学院,党员领导干部进入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完善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并建立校领导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从而进一步强化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

  在学院(部)层面,该校在各类基层教学组织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双引领”作用。

  “我们把党小组建在教学科研一线、创新创业团队以及实习实践、研学等队伍中。”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赵曼彤表示,这种将党建与学校治理体系相融合的模式,使党组织覆盖延伸到办学治校最前沿,进一步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基层落地生根。

  党建+文化建设:思政教育遍布校园各角落

  漫步在校园里,博雅国学空间、数字非遗体验馆等文化场景与现代化教学楼群交相辉映。近年来,大连财经学院创新打造“多维度、全方位”的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体系,让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

  据了解,学校实施“四个搭建”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场所、通识教育课程、主题活动和财经教育,实现环境搭建、课程搭建、平台搭建、品牌搭建。目前,该校不仅建设了货币史主题展馆、科学体验馆等场馆,还开设国学课堂、非遗课堂、龙舟训练课程等,并开展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民俗体验活动,打造传统文化100讲、古钱今说100枚、财经故事100集“三百工程”,丰富多彩的场景和活动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

  在“五育融合”实践方面,学校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五彩-五育-五学堂”模式。“五彩”包括红色德育、蓝色智育、橙色体育、紫色美育、绿色劳育,还通过场馆资源活化,搭建财经思政、艺术陶染、场馆知行、五育研学、智慧创新“五大学堂”,让思政教育从教室延伸到校园各个角落。

  党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

  在校企合作党建共建基地内,财务管理专业的何香仪同学正在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训。“这种‘真刀真枪’的实践让我们提前三年接触到了职场。”这番感慨道出了众多学生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大连财经学院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党建实践育人基地,拓宽党建育人渠道;与10余个乡镇党委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学生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拥有3个省级和6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9个校企合作孵化企业、近20个校企(行业)合作特色实验班以及与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区域企业数智化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并在其中建立党组织,保证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正确方向。

  2024年,该校组织近2700名学生分赴10个省份、30个市、200多个企业和红色基地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并进行交流、分享。学生们表示,通过研学活动,加深了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坚定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春邂逅思政课”系列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推出“行走的思政课”。2024年8期研学活动覆盖8省份15市,参与师生达600余人。

  党建+师资建设:教师队伍提升“一德三能”

  在每月一次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上,各位教师畅谈教学体会,交流教学经验。这是大连财经学院“多层次、全覆盖”教师培养体系的缩影。

  近年来,学校打造“四个相统一”师德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文明礼仪素养,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通过签订师德责任状和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提醒教师时刻警钟长鸣,通过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塑造师德先进典型、共话教育家精神、共读教育家故事等活动引导教师提升政治素养、重塑价值体系、增进职业认同。

  此外,通过实施“1346”培养体系,以提升教师的“一德三能”为目标,构建起覆盖教师全成长四个阶段的支持机制:每年开展985高校定制班,每月举办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常态化开展名师讲坛、竞赛集训营、教学诊断六种形式和抓手,实现教师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是高校发展的‘根’与‘魂’。”大连财经学院党委书记王小巍表示,今后学校要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探索党建与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东北及辽宁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