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0 07:10来源:辽望·先锋次阅读
商场智慧就业体验区的电子屏幕上,一行行招聘信息循环滚动,逛街时停一会儿,就可能找到心仪的工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就业查询一体机屏幕上,周边企业的用工需求、用人条件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还能帮忙对接;小区的微信群中,网格员不时发布企业直聘、线上招聘会信息……
近年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省人社厅”)以推进“舒心就业”服务模式进基层为抓手,总结各地经验,在群众“家门口”、学生校园内、企业园区边等布局“舒心就业”指导服务站点。2025年,这样的指导服务站点将超过800个。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沈阳“舒心就业”服务入选首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辽宁以此为契机,试点先行“舒心就业”服务理念、探索建立新时代“舒心就业”服务模式。从2023年开始,辽宁计划利用3年时间,初步推动实现“5180”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的科学规划。
“5180”中,“5”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在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五级联动;“1”是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一批“家门口”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推动构建以其为圆心、以城市步行15分钟距离(农村根据地理实际确定)为半径的就业服务覆盖网络;“8”是指实现“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的4项基本功能和4项进阶功能,目前,每个站点均具备政策宣讲、服务对接、技能培训、权益保障基本功能,部分站点还具有爱心驿站、青年沙龙、创业载体、零工服务进阶功能;“0”是指面向重点群体和市场主体,实现在家门口、校园间、园区中和企业内服务范围“零死角”、上门服务“零距离”、业务经办“零障碍”、窗口服务“零差错”、企业群众负面反映“零投诉”,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
2023年以来,省人社厅聚焦群众在就业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广“舒心就业”服务模式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在全省布局建设“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组织基层就业公共服务队伍发挥“大数据+铁脚板”的优势,为求职者“精准画像”,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为大龄、低技能、低学历群体推送居住地附近低门槛的就业岗位信息,“点对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返岗复工。目前,全省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2024年,辽宁城镇新增就业48.6万人,9.8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省人社厅已经完成省内首批“舒心就业”服务站点实地核验,从全面推广过渡到提质增效,2025年,将抓好全域联通的数字化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此为主线,延伸基层服务触角,打造微型经济圈,着力构建覆盖产业、企业、商圈、高校、园区、社区、村屯等的全链条基层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