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 正文

激发内生动力 破解蝶变密码 朝阳市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日期:2025-04-22 07:20来源:朝阳日报次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我市高度重视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作法,并把其作为顺应群众热切期盼、改善农村环境、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抓好“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压实工作责任,我市坚持高位推动,在全省率先制发《朝阳市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完成标准、时间节点、责任单位,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市直26个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履行承担任务职责,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落实。市委农办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商议事会议,直面工作堵点难点,谋划破题路径。根据乡村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文化传统等客观实际,市本级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实行“一村一策”,明确县、乡、村各级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有图片、有实例,“手把手”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同时,我市坚持闭环管理,推动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对26项重点任务及先锋村、精品村、示范村实施的350个项目实行清单化、台账化管理,每月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发挥市、县、乡三级工作专班作用,压实350个项目包保责任,召开3次项目包保责任人会议,破解制约项目开工建设问题难点。市委农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成立市级综合督导组,日常督导与年末考核相结合,对先锋村、精品村、示范村和整治提升村实行动态管理,可上可下、奖惩结合,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推进“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与第二批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将“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全市主题教育学习案例教材,做好宣教活动。同时,定期组织现场拉练会,推动各县(市)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建设“四个一”美丽乡村,关键在项目。我市坚持项目带动,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因地制宜兴建特色农产品加工、民俗手工艺品制作和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全市实施“四个一”美丽乡村产业帮扶项目25个,每个精品村至少有一个产业类项目。另一方面示范典型带动更加有力,通过“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以北票市东官营镇瓦房村为代表的移民搬迁、朝阳县柳城街道西大杖子村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喀左县水泉镇南亮子村为代表的休闲旅游等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为全市各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明了路径、提供了样本。

  “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我市各地积极组织动员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开展积分制、道德银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真正让农民做主,鼓励村民议事决策,在乡村建设规划、实施、监督、管护等环节都能“说上话”,而不是“旁观者”“局外人”,增强农民参与感、责任感、归属感。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串点连线打造“千万工程”朝阳样板。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多作贡献,引导农民通过参加培训及自我学习,增加建设新农村才干和技能,努力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乡贤”群体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汇集技术、智力、经济等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凝聚建设美丽乡村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