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9-26 08:27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核心提示
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谋划推动辽宁振兴发展,推动辽宁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升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能力,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
实施创新驱动,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过程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外重视自主创新,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因此,辽宁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将发展基点置于创新之上,这对于推动辽宁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新征程上,辽宁要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效对接,紧扣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总平台、总抓手、总要求,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一是充分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等领域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着力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提速发展,新动能加快集聚,使优势产业更加突出,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二是不断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构建创新平台,让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充分释放,打破传统意义上“一柱擎天”的产业结构,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创新创业沃土上的“新苗”越来越多,推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取得更大突破。三是格外重视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型人才,特别是年轻科技型人才,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不断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人民至上,改善民生托举百姓“幸福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谋幸福”。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恪守为民之责,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民至上的理念推动基层工作提质增效。只有扎根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党的事业才会拥有永不枯竭的养分和生生不息的动力。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民声、体察民意,集中力量解决群众的生活小事和关键大事,以实际行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以生动实践书写新时代民心汇聚的新篇章。一是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解决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要倾心倾力倾情办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实事,高度关注“一老一幼”,不断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特别是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关爱和关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二是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实施城市更新,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下气力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抓好城市管网改造、休闲公园等项目建设,做到既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也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安全、更美好。三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连着千头万绪事、关乎千家万户利,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通过一项项具体工作、一件件具体实事,让广大群众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身边。
秉持绿色理念,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因此,推动辽宁振兴发展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是推动辽宁乃至东北振兴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深入推进辽宁振兴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使命。辽宁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系统治理,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相统筹。一是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落实生态文明改革举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与用地结构,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逐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绿色成为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二是要在地质灾害防治上下功夫。要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切实落实防灾责任,加强海洋预警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以此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工程,加快推进辽东地区“绿肺”“水塔”建设,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屏障,做到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打造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验场景,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辽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以绿色发展优势推动辽宁振兴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为振兴发展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新时代是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红色精神财富必将为振兴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为辽宁打开奋进新局面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革命文化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物是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展示。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和雷锋精神发祥地,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智慧与汗水、鲜血与生命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形成了独特而充盈的红色文化,这里遍布着大量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址,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并用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保护利用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精神营养,激发奋进之力,推动振兴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深入阐释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发力,使红色精神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增动力、添活力;要传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担使命、踔厉奋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洪向华 于欢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