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8-23 08:05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三项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彰显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让绿色成为辽宁全面振兴的鲜亮底色。
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建立绿色保障体系
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第一项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完善一系列制度规范,旨在形成一套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生态文明体制框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责任体系。健全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常态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健全美丽辽宁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扛牢绿色发展政治责任。完善国土资源领域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完善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生态安全事关生物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安全等方方面面,提升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绿色治理能力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寻求生态环境治理之道。《决定》把“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作为重点任务,强调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
推进美丽辽宁建设中,要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推进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体制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明确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建立部门协同管控联动机制、全社会排污行为监督机制,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联动,提升依法披露质量,丰富依法披露渠道。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健全生态环境规划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构建辽河等重要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设立辽河口国家公园,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政策体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生物多样化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和推进机制,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试点。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构建绿色发展格局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决定》把“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
推进美丽辽宁建设中,要把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优先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产业高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机制,推进沈阳、大连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以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绿色能源,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探索数据要素赋能绿色创新与绿色生产力培育的新机制,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增加绿色科技有效供给。依托我省资源禀赋和科研优势,以发展绿色先进技术作为绿色发展的动力,加大绿色科技创新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通过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重点实验室、产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