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31 07:1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人民立场是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文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要贯彻人民性要求。要深刻领会、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为了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文化领域的鲜明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依靠人民。文化依靠谁,关乎文化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是文化建设最广泛、最深厚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人民群众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依靠力量,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力军创造条件、开辟渠道、搭建平台。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文化发展取得新成就。
坚持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归根结底是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推动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人民评价。人民群众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评价主体。要坚持人民满意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倾听人民心声,用情反映人民实践,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喜好,大力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