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厚培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日期:2025-01-07 07:1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这赋予了干部教育培训新的时代内涵与使命任务。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以提高政治能力为关键,以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本领为重点,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政治训练,加强履职能力培训,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基本培训。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是提升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关键举措之一。基本培训是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的培训任务,旨在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常态化培训意味着培训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贯穿于干部职业生涯的全周期,是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进而解决干部不善为问题,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制定基本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注重知识培训,确保分类分级、全面覆盖。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培训质效。培训方式方法是决定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打破传统课堂学习时间、空间、规模、资源等的局限,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破解传统培训“工学矛盾”的瓶颈,提高培训的普及率、覆盖面和参与度。强化数字赋能,建立人机协同的学习场景、评估监测和管理体系,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强教育培训数据归集和分析,实时跟踪干部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为改进教学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按需施教,认真开展需求分析与研判,科学确定培训模块和培训菜单,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干部的学习需求,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组织需求、岗位特点、个人素质的匹配。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行动学习等方法,通过深度思考、小组研讨、观察—练习—回馈、同行经验交流等创造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确保集中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专业训练,奠定能力基础。加强专业训练是提升干部知识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更为复杂的形势,对干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训练要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坚持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就培训什么,加强新质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国家安全、群众工作、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本领,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培训课程设置要体现操作性、精准性和参与性,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不断熟练和精进专业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关注日常例行事务之外的复杂性问题,不断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破解干部因知识缺乏、能力短板、经验不足、思维惯性导致在工作中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注重增强干部终身学习的动力,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坚持实践检验,锤炼过硬本领。过硬的本领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锤炼和提升,要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转化,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内在规律、提炼理论认识,再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开展。在双向挂职、交流轮岗、对口援助、参与重大项目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注重让年轻干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通过多岗位、多角色的锻炼,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在边干边学、边干边悟中提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去磨炼,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啃得了“最硬的骨头”。积极选派干部到重大斗争最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坚持在解决重大矛盾问题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应急处突的本领,接得下“烫手的山芋”。大力选派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服务群众的基层第一线“挑担子”,践行“四下基层”群众工作方法,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服务本领,切实做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