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厚植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日期:2025-05-13 07:1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组织部门需在夯基础、强队伍、促发展、优治理上持续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建强组织堡垒,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发展产业、富裕农民、振兴农村,必须由基层党组织来谋篇布局、把舵定向。要持续加强完善组织体系,纵向健全“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设置,横向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党群服务中心、农业发展中心、综治中心等“1+N”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五个好”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带头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要注重在农民合作社、企业、产业基地等设立党支部,带动农民走好稳定增收、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把村级组织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强化先锋引领,汇聚乡村振兴“主力军”。“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要选优配强基层“领头雁”,拧紧“源头储备、精准选拔、系统培育、正向激励”全链条,促使“头雁”队伍引领“群雁”齐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要聚焦村“两委”换届选举,将大学生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村优秀青年等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组织到乡村振兴一线,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淬炼成钢。要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新途径,通过思想引领、设岗定责、示范引领、关心关爱等措施,引导党员“走在前、当先锋、做表率”,激发党员担当“新动能”。要建好用好乡土人才信息库,细化乡土人才分类标准,建立乡贤库,动态跟踪管理,积极引导“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向党组织靠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突出产业发展,点燃乡村振兴“加速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要坚持党建引领,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找准定位,走好现代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的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发展路径。要坚持产业引导,壮大涉农龙头企业队伍,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村企联建”等发展方式,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动力,实现增收致富。要强化金融支持,做好金融服务,在资金投入、信贷贴息、用地安排、税费减免等对村集体发展产业、项目优先给予扶持,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

  提升治理水平,增添乡村振兴“源动力”。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强化党组织核心引领,锻造高效治理队伍。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议事规则和“三务”公开制度,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形成基层党组织坚强领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群众全面参与的治理队伍。要完善基层自治制度,结合乡村实际完善基层自治制度,搭建群众说事、议事等平台,及时收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党员干部共商共议,打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组建乡村文体团体、公益互助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