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让楼宇“孤岛”实现发展共治

日期:2025-05-16 07:1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当前,楼宇经济发展迅速,但在管理上也存在跨区域协调难、跨领域融合难、跨楼层沟通难问题。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深入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着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聚力开创经济发展新空间、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

  构建区域性党建组织体系,破解党组织区域割裂、条块分割难题。针对新兴领域人员流动频繁,部分从业人员未纳入组织体系的情况,建立全域联动组织架构,整合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及重点楼宇商圈党组织,组建中央活力区党委,下设市场商圈党委和重点楼宇党委(党总支),形成“党委统筹、委员共商、楼宇联动”的区域性党组织架构。同时在重点项目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将党的领导延伸到每栋楼宇、每个商圈,具体到每项工作中。健全多元协调运行机制。完善党委运行规则,建立“党委—委员单位—驻地街道党工委”三方协调共建机制,推动职能部门、街道深度融入活力区建设过程,实现协调力度最大化。织密党组织覆盖网格。组织各委员单位对楼宇入驻企业进行“过筛式”拜访,全面摸清基本情况,通过单建、联建等多种方式“建组织扩覆盖”,提升“三有”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

  构建精准性服务保障机制,破解服务供给响应滞后、供需脱节难题。服务是黏合剂、润滑剂。聚焦楼宇企业党建场所紧缺难题,打造集组织生活、商务洽谈、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红色会客厅”,搭建起“企业微阵地+楼宇主阵地+辖区共享空间”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构建闭环服务机制,线下开展“周五早八点”活动,组织委员单位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线上搭建智慧楼宇平台,精准梳理服务、资源、需求、项目“四张清单”,建立诉求“收集—会商—解决—反馈”闭环机制,集中解决企业诉求。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擦亮“志愿同行‘港’好有你”志愿服务品牌,靶向聚焦楼宇白领需求,链接整合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志愿服务力量,精准提供心理测试疏导、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等服务,增强企业员工及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构建协同化产业发展机制,破解楼宇产业项目分散、链条不全难题。攻坚克难更需各方协同发力。结合实际探索更多协同联动模式,切实提升协同水平和效能,方能更好解决急难愁盼。强化产业协同招商。聚焦产业互联网、数据标注等新兴产业,强化协同招商,提升项目招引质效。聚力延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委员单位产业链长职能作用,以链主企业为引领,着力培育链上优质企业,全力强主链、建新链、延短链。提升党建惠企效能。实施产业发展“红链共建”,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融资、找合作、找订单、找项目”等党建惠企活动,推动“党建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聚焦企业高新技术及人才需求,发挥驻地大学城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订单式”培养人才,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加速融合。

  构建扁平化治理工作机制,破解楼宇治理主体分散、效能不高难题。楼宇主体分散,容易导致党建单打独斗、凝聚力不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汇聚起社会治理合力,发挥出1+1>2的效应。建立管理共建机制。将楼宇作为基本治理单元,组织业主、租户代表和物业公司共同成立楼委会,推行“楼事楼议、楼事楼办、楼事楼管”。建立安全共管机制。把平安建设与楼宇风险防范结合起来,聚焦金融风险、安全生产等防范重点,加大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行“楼社联动”“企社联动”,积极发动楼宇企业利用专业优势、行业资源,主动“反哺”社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楼宇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