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14 07:10来源:辽望·先锋次阅读
春耕时节的辽沈大地,拖拉机轰鸣声与农户的笑声交织成曲。在盘锦万亩稻田旁,农民老张握着刚获批的20万元贷款合同感慨:“以前跑贷款要托人、等审批,现在用手机扫个码,两天钱就到账!”这份便捷的背后,是辽宁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辽宁农担”)深耕农村金融九载的缩影。作为全省农业信贷担保的主力军,辽宁农担以调研破题、靠创新开路,在田野间书写了一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篇章。
脚沾泥土——从田间地头“问诊”到数据模型“开方”
2024年初春,沈阳市辽中区养牛大户张大爷蹲在牛棚前发愁——扩建养殖场的资金缺口让他彻夜难眠。像他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当辽宁农担调研组走进这片东北肉牛养殖核心区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农户的焦虑:抵押物不足、贷款周期与生产周期错配、审批流程复杂……这些带着泥土味的诉求,成了金融创新的源头活水。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首先要听听农民的想法。”公司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全省13个市开展调研22次,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合作银行开展座谈交流35次,在鞍山等地区召开片区业务推进会,现场解决服务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问题,探索数字化转型方向。
“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几分钟就搞定了贷款申请、电子签约和保费缴纳,还能实时追踪放款进度,这可比以前跑银行好几趟省事多了。”每年花生收购旺季到来时,资金需求总是格外紧迫。彰武县花生收购户田喜军对辽宁农担的数字化操作系统连连称赞。他特别提到,过去烦琐的纸质材料递交和漫长的审批流程,如今已被智能化的线上服务彻底改变。
改革的刀刃始终向着痛点发力。针对农户反映的“贷款慢”问题,辽宁农担将审批流程压缩至“扫码申请、视频尽调、线上签约”三步走。同时,深入调研合作伙伴和客户实际需求,因时因势调整业务政策和流程机制,针对部分银行和农户意见建议,制定印发《关于修订担保业务操作相关内容的通知》《关于担保业务限时办理相关要求的通知》等10项文件,为助农融资担保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2025年春耕备耕期间,辽宁农担累计为1948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支持,12445名客户在公司担保支持下首次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融资,为客户节约融资成本2.7亿元。
金融活水——奏响润泽黑土地的“交响曲”
粮食安全始终是金融支农的重中之重。在“东北粮仓”铁岭,辽宁农担的创新实践正在改写传统农业金融逻辑。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好辽宁省社会化服务项目,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高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辽宁农担及时推出“托管宝”——农户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后,可获得基于预期收益的信用贷款。这种“土地托管+金融支持+订单收购”模式,既破解了散户融资难题,又推动了规模化种植。2024年,辽宁农担实施的“担保助粮”行动担保粮食类业务28.6亿元,超过全国农担体系平均水平,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辽宁粮”。
乡村振兴的画卷里,最动人的是“人的故事”。“当前重建所需的人工和建材成本太高了,单靠我们自身力量实在难以承担。关键时刻农担公司的政策扶持太及时了,这份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让我们受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葫芦岛市建昌县发生洪灾后,蔬菜种植户房忠东家的大棚被大水冲毁,农作物近乎绝收。辽宁农担获悉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快速为其办理了担保贷款。
此次灾情发生后,辽宁农担总计为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发放担保贷款125笔,2564.4万元的应急担保贷款像一根根纽带,将金融机构的“输血”功能转化为灾后重建的“造血”能力。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在田间地头绽放新芽。在沈阳新民市的大棚里,农户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量身定制的“金融套餐”;在盘锦的万亩稻田中,绿浪随风涌沃野,金穗含笑垂秋光……这些场景交织成辽宁农担的服务图谱: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为12.7万户新型经营主体提供512.5亿元担保支持,带动76.3万农户增收,节约融资成本25.6亿元。
破立之间——书写新时代农村金融的“辽宁答卷”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辽宁农担人心中既有一幅布满光点的全省业务分布图,还有一幅标注着薄弱地区的“攻坚作战图”。这种“既看成绩更看差距”的清醒,驱动着改革持续深化。当担保放大倍数限制与农业发展需求产生矛盾时,他们选择向内挖潜——将注册资本金增至22.37亿元,通过精准投放使每元财政资金撬动成倍社会资本;当数字鸿沟制约服务效率时,最新研发的D10担保系统可以实现微信小程序贷款申请、电子签约等功能线上办理,让偏远山区农户也能享受“指尖金融”。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辽宁农担探索出两条有效路径:政银担协同的“铁三角”——与23家银行建立641.6亿元授信池,在7个地市设立风险补偿金,让政策红利形成叠加效应;产业链金融的“新范式”——围绕十大特色产业设计“一链一策”,从丹东草莓的冷链物流到桓仁人参的精深加工,金融活水贯穿全产业链。
春华秋实,硕果满枝。辽宁农担2025年首季新增担保金额53.8亿元,同比增长7%,如期完成首季“开门红”任务。提前9个月完成助力辽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确立的累计担保规模突破500亿元的目标任务。
在辽东湾畔的稻田里,无人播种机划出整齐的轨迹,正如辽宁农担在乡村振兴征程上留下的坚实足迹——用金融创新解冻农村资产,用数据智能重构信用体系,用初心使命温暖万千农户。当5G基站矗立在村头,当卫星遥感凝视着沃野,当区块链连接起产业链,辽宁农担正以“金融之犁”深耕希望田野,为农业强省建设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