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3 09:11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17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聚焦“三农”工作,对柯桥区(原绍兴县)率先探索实施驻村指导员制度作出批示肯定。驻村指导员制度在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的制度活力,折射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创新思路和方法抓“三农”工作的思想伟力。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新时代驻村指导员制度传承深化的逻辑遵循。新形势下,驻村指导员制度需要在党建引领的总体布局之下,从乡村振兴实际出发,全力做好精准精细、高质高效和深悟深化三篇文章。
坚持精准选派、精细管理,补强农村力量短板。农村发展,关键在人。驻村指导员制度作为党委政府工作力量向农村一线下沉倾斜的重要载体,选人派人管人是制度扎根的力量之源。对此,要注重多层次选人,全面统筹区镇两级力量,构建驻村指导员人选信息库,遴选机关部门中层以上岗位退职同志、选调生和优秀年轻干部专职驻村,安排“源头干部”、新录用公务员兼职驻村,在职党员干部“两地报到、双岗服务”编外驻村,实现村居驻村全覆盖,特别是要将驻村指导员岗位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第一课”,确保年轻干部均有基层墩苗经历,增进年轻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感情。要注重高精度派人,精准研判驻村指导员候选人的能力优势、性格特点和农村经验等情况,全面梳理拟驻村村域情况、资源状况、班子短板、重点信访、民生需求等信息,按照“一村一策”确定人员选派需求,通过“双向选择、竞争择优”,实现“因村派人、因人定村”,增强驻村指导的针对性。要注重全维度管人,明确“党建指导员、政策宣传员、民意调研员、项目服务员、问题协调员、建设协助员”的“新六员”职责,建立“导师帮带”制度,充实优秀领导干部、业务骨干、老乡镇、“兴村治社名师”、乡贤等多类型人才导师库,为每位年轻干部匹配最契合的导师,满足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全要素“营养需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传好作风传承的“接力棒”。建好“成长档案”,年初设定年度培养重点,年底开展背靠背双向互评,鉴定结果与驻村指导员年度考核相挂钩,考核情况作为干部提拔、职级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确保驻村实效。
坚持高质服务、高效破题,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驻村指导员制度正为乡村治理力量提供了有效补充。驻村指导员制度始终把依靠群众、带动群众作为着力点,通过引导提升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活村级治理的内生性动力,使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得到不断夯实。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应着力推动问题收集、事项流转、协同办结等过程中手段的多样化、数字化。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持续推进“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通过驻村指导员深入走访,认真倾听,以民情日记记载等形式,在第一时间、第一线发现并化解民忧。要变“线下传递”为“线上流转”,通过“三服务小管家”系统,驻村指导员完成民情录入上报,镇街、部门做好事项转结,形成问题发现“零死角”、问题反馈“零距离”、问题流转“零推诿”、问题解决“零沉积”的闭环机制。要变“条线互动”为“区块协同”,将驻村指导员纳入基层治理“四平台”网格员管理,树立数字化治理思维,探索开发“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数字化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完善区、镇、村三级民情分析会制度,分片分级现场协调解决问题。驻村指导员制度应把群众认可治理、群众参与治理作为评价标准,群众满不满意是驻村指导员工作的最终评价,也是持续推动工作优化提升的内驱动能。
坚持深悟内涵、深化拓展,促进基层高质量发展。向中心聚焦、为发展聚力,是驻村指导员制度始终保持方向不偏、立场不移定力的强大磁场。新形势下,传承深化驻村指导员制度,应主动顺时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新发展格局。持续完善派驻形式,统筹安排派驻力量,在镇街干部负责兜底选派的基础上,机关干部重点选派到软弱落后村、有中心工作任务或者乡村振兴重点提升任务的村社,推动派出部门单位同指导员所在村社进行结对共建,从干部驻村拓展为部门联村。创新选派金融指导员,由金融机构党员干部、业务骨干担任驻村金融指导员,推动村级党组织与所在支行党支部建立党建联盟,有效推进强村富民。不断深化制度外延,将驻村指导员制度延伸至城市社区、企业等领域,建立驻社指导员、驻企服务员制度,尤其注重选派经验丰富的退职领导干部、懂专业有激情的年轻干部担任驻企服务员,当好“科学发展服务员、企情民意信息员、企业和谐协调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人才工作联络员、党建工作指导员”,着力提升服务企业质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始终聚焦派驻重点,成立“三驻三服务”工作专班,驻企服务员下沉企业助力生产经营,点对点送政策、面对面解难题;驻村(社)指导员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在村社组织换届、乡村振兴先行村与和美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开展业务指导、思想疏导、工作督导和舆论引导,用心保障基层各项中心工作全程全面高质量完成。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丁贵)